2023-09-13 15:57:57
最新发布的联合国粮农组织谷物供求简报显示,尽管与7月份的预测相比,2023年全球谷物产量下调了400万吨,但仍然呈现同比增长0.9%的趋势,达到28.15亿吨,接近2021年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。
报告指出,全球谷物产量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。全球粗粮总产量预计将增长2.7%,其中包括来自巴西和乌克兰的高产量,尤其是玉米产量预计将达到12.15亿吨。虽然全球大米产量受到了7月以来不规律的降雨和灌溉用水短缺的影响,略有下调,但仍将同比增长1.1%。
全球小麦生产前景相对低迷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涨趋势。受到持续的干旱天气影响,加拿大和欧盟的小麦产量预测下调。不过,根据最新数据分析,美国、印度和乌克兰今年的春小麦种植面积增加,部分抵消了下调趋势。报告显示,全球小麦产量预计将达到7.811亿吨,虽然同比下降2.6%,但仍然是历史第二高的产量水平。
报告还指出,全球谷物利用量预测同比上调0.8%,将达到28.07亿吨,其中印度小麦产量创下新高。全球粗粮总利用量预计为15.01亿吨,同比增长1.2%;全球大米利用量为5.209亿吨,略有增加,与7月份的预期相当。与此同时,2023年全球谷物库存量预计将达到8.78亿吨,年增长率为2.2%;全球谷物库存量与利用量之比为30.5%,几乎与上一年度的30.6%持平。粮农组织认为,从历史角度看,这是一个总体上令人满意的全球供应水平。
然而,全球谷物贸易仍然面临挑战。粮农组织在报告中将今年的世界谷物贸易量预测下调至4.66亿吨,较去年销售季节下降1.7%。报告指出,这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,包括全球谷物进口需求不稳定、对谷物产量前景的担忧、乌克兰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“黑海谷物倡议”的终止。
粮农组织同日发布的食品价格指数报告显示,8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下降2.1%,较2022年3月的历史高点下跌了24%。谷物价格指数在8月环比下降0.7%,国际小麦价格下跌3.8%;全球玉米供应充足,粗粮价格下跌3.4%。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米价格指数在8月环比上涨了9.8%,创下过去15年来的最高值。这主要是由于印度加强了大米出口限制。这一出口禁令导致了季节性供应短缺,从而引发了全球大米市场的波动,供应链各方开始紧守库存并重新谈判合约,或者干脆停止了报价。粮农组织警告,如果这些限制措施持续下去,再加上可能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其他亚洲大米出口国产量减少,可能会导致2024年全球大米贸易难以复苏,进一步威胁全球最脆弱的人口群体的粮食安全。
相关渠道
相关市场
全球赢团队已专注外贸推广17年,累计为20000多家外贸企业提供海外营销推广服务;未来,我们将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出海,“赢”销全球!
立即咨询专属推广方案